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中国海洋大学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

2023年02月03日   admin   30人浏览   0人评论

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_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_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教务系统

2020年1月10日上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,习近平、李克强、王沪宁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活动,并为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部分获奖项目代表颁奖。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俞志明研究员领衔完成的“近海赤潮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方法”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,由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院士领衔完成的“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、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”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俞志明研究员和李华军院士作为获奖代表上台领奖。

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予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。其中,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2名;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,包括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45项;国家技术发明奖65项,包括一等奖3项、二等奖62项;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,包括特等奖3项、一等奖22项、二等奖160项;授予10名外籍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。

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_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_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教务系统

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俞志明研究员上台领奖

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_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教务系统_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

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院士上台领奖

附:获奖项目简介

一、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奖项目

项目名称:近海赤潮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方法完成人:俞志明(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),于志刚(中国海洋大学),宋秀贤(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,高亚辉(厦门大学),曹西华(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),甄毓(中国海洋大学)项目简介:该项目属于海洋环境保护技术。首创了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的技术与方法,解决了国际上赤潮治理长期存在二次污染、效率低、用量大、不能大规模应用的技术难题,引领了国内外赤潮治理技术的创新与进步。相关成果在我国近海大规模应用,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。相关技术出口美国、智利等国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,被誉为中国制造的“赤潮灭火器”,研究团队被国际同行誉为“国际赤潮治理的引领者”。

二、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

项目名称: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、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完成人:李华军,张鸿,刘勇,梁丙臣,翟世鸿,张永涛,杨秀礼,唐桥梁,廖绍华,黄维平完成单位:中国海洋大学,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,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,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,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简介:该项目属于港口工程、交通运输安全工程领域。研发了透空式新型近浅海构筑物及分析设计理论,发明了复杂恶劣海况下桩基施工与软基处理关键技术,创建了近浅海工程安全防浪、水下自动测控安装、损伤实时检测与修复加固新技术,形成了一套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、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体系。成功应用于30余项国内外重要工程,显著提升了我国海上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,产生了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国际影响力,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。新闻来源: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、中国海洋大学

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_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_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教务系统

标签:中国海洋大学国家科学技术奖
祥云千寻广告
«    2023年3月    »
12345
6789101112
13141516171819
20212223242526
2728293031
搜索
最新留言
    文章归档

    本站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-全球变化及应对专项提供资助版权所有 ©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备案证号:37020020060875

    Powed by Z-BlogPHP.Theme by 千寻广告